怎樣讓文案便得更加幽默詼諧?找了好久,并沒有找到太多相關的研究。但是喜劇是如何做到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倒是有很多人做了許多研究。
那么,將喜劇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建構到文案寫作中,應該是可以將隱藏在那些幽默文案背后的結構性稍稍揭露一些出來的。
有一位數(shù)學家,閑來蛋疼,他整合了大量笑話,采用了統(tǒng)計學某牛逼理論,分析得出,很多笑話、喜劇背后的深層機制其實是「災難效應」+「過往經(jīng)歷」+「雙關語」+「夸張」。
1災難效應
「災難效應」背后的心理機制很簡單:有些事情一旦發(fā)生,會很慘;但是如果當知道了這種事情并不會發(fā)生以后,人就會本能地喘口氣,然后用一種偏僥幸的「笑」進行回應。
這種情形在周星馳的喜劇片里面,到處可見??吹诫娪爸邪l(fā)生在星爺身上各種「小災小難」越奇葩,觀眾們笑得越爽。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看周氏喜劇時,是不是這樣的體感?
這種幸災樂禍式的幽默梗,其實經(jīng)常被埋在廣告文案中,而且產(chǎn)生的喜劇效果確實挺給力的。杜蕾斯就是個中高手。
致所有使用我們競爭對手
產(chǎn)品的朋友:
父親節(jié)快樂
當父親的代價:
奶瓶費 保姆費 童車費 玩具費 童裝費 奶粉費 尿不濕 保姆費 學費 生活費 買車 買房 結婚 ……
不當父親的代價,僅為小杜杜
對于在各方面都沒有做好準備的騷年來說,一個不期而至的小生命,雖然可喜可賀,但是給自由自在的生活帶來的驚嚇應該不會太小。杜蕾斯向沒選對裝備的父親祝快樂,幫還在猶豫的小青年做產(chǎn)后預算……走的就是「災難效應」。
2用戶的真實經(jīng)歷
有時候,真實發(fā)生的,來自于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種種情形,也會讓人感覺很好笑,很幽默。喜劇中有很多讓人感覺很有人情味的幽默,就是這種模式:成長的故事、第一次約會的窘迫、某個吹破的牛逼……
這種取材于生活中真實場景的情形,以幽默、詼諧、極具創(chuàng)意的方式出現(xiàn)在廣告文案中時,會在令人會心一笑之外,還有讓人感覺很有洞察感。
比如真實情景中,大家都知道相撲手的重量很重要,豬的重量也很重要。但是卻很少有人把這兩種真實感受關聯(lián)起來。
「壯士牌豬飼料LOGO」
世界上有兩個地方,體重就是地位
一個在相撲場上,一個在豬圈里
3雙關語
似是而非,利用語言上、文字上的誤解,有助于形成幽默分氛圍。
「騰訊新聞LOGO」
「十四」我們絕不說成「四十」
騰訊新聞 · 事實派
卡 · 慢 · 丑 · 小 · 糙
「十四」說成「四十」,用來吐槽某人口齒含糊不清的經(jīng)典說法。對于一個新聞媒體,一是一,二是二是尊重事實的基本準則。騰訊新聞用「十四我們絕不說成四十」來表達自己尊重事實的新聞態(tài)度,可謂妙不可言。
「卡 · 慢 · 丑 · 小 · 糙」是魅族發(fā)布會倒計時,用來撕逼友商的文案。其中倒數(shù)第二幅的「小」和最后一幅的「糙」緊緊擺在一起的時候,整個文案給人第一眼的視覺感受就變成了「卡 · 慢 · 丑 · 小米造」。雙關玩到這個段位,也是滿滿的心機味撲面而來了,不過從文案本身來講真心牛掰。
4夸張
夸張的人物和場景,能營造出戲劇氛圍。說大話是一種夸張的方式,說得太保守也是一種夸張的方式。說故事的方式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親愛的工友們:
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發(fā)生事故
別人睡你媳婦,打你孩子,花你的撫恤金!
不得不說,這工頭的文案在夸張面的實力已經(jīng)登峰造極了。幾句大白話,自然不羅嗦,雖略顯夸張,但是直指現(xiàn)實。想必工友們看到如此走心安全標語,一定會心系老婆孩子,步步小心。這文案的警醒意義要比「高高興興上班,安安全全回家」「安全第一,質(zhì)量第二」這種空話要給力得多。
吶,做文案呢最重要的是開心,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因為高明的幽默能引起更多的共鳴,那么一起讓自己的作品幽默起來吧。